当前位置:便民生活网 > 网站新闻 > 生活频道 >  古人称八尺高的马为龙

古人称八尺高的马为龙

发布时间:2014-01-28 11:04:15   来源:山东商报  浏览:   【】【】【


中国马文化历史悠久



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故虽有名马,只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称也。韩愈的一篇《马说》,说出的不仅仅是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,更是中国马文化的一个缩影。说起马,我们并不陌生,说起马的典故和成语,只怕读者们也能说上一大堆。但是对于因为马而出现的文化,或许我们了解的还远远不够。随着工业时代的降临,马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,


因为马而出现的文化,也与我们越来越远。


眼看着我们即将进入马年,小编特意准备了这样一个选题,那就是有关马的故事,希望可以让大家对于马文化,有一个大致的了解。


没有马,我们的文化会失色不少


歌赋、政治经济、交通运输、农业发展、血缘姓氏……翻开中国的历史,我们或许会发现,马与我们的古人,有着诸多瓜葛。如果没有马,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或许就会黯淡少许。那么现在,就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关于马儿的那些事儿。


崇拜


如果从考古角度入手,中国无疑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,早在夏朝时,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饲养和训练马匹了。一个显见的例子,莫过于公元前2600至2000年的章丘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中,曾出土过大量的与马有关的动物遗迹。


有史学家考证,古人除了崇拜龙图腾外,对于马图腾也非常崇拜,甚至将龙与马并列,在《周礼·夏官·廋人》就曾有过这样的记载:“马八尺以上为龙,七尺以上为騋,六尺以上为马。”可见在古代是把身高八尺以上的好马称之为龙的。而这样的崇拜,也与马的重要性密不可分,耕种、驾车、骑乘都需要使用马,而游牧民族放牧同样需要马,至于为了争夺地盘而引发的战争,更是需要用到马。


“马图腾崇拜这个说法是否准确,还有待考证,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古人对于马是有崇拜的。”王立,大连大学教授,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就针对中国的马文化进行过一系列的考证和研究:“比如说马神庙,再比如说祭马仪式,这些都是传统的马文化习俗。”


据《古今图书集成·神异典》所记载,早在周代开始,官方就规定了祭祀马神的制度,而且这样的祭祀是一年四季都要举行的:春天人们要祭祀天驷星,即马祖;夏天则要祭祀所谓的“先牧”,也就是传说中最早骡化的野马之神;秋天则要祭祀马社,也就是马厩中的神灵;而冬天则要祭祀马步神。“只是现在,这些习俗已经基本上消失了。因为毕竟马与我们的生活不再那么紧密相连了。”王立表示。


国之所重


马对于古人到底有多重要?或许我们可以从明成祖朱棣的话语中略窥一二。明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(朱棣篡位后,将年号改为洪武三十五年),刚刚坐上皇位的朱棣向当时的兵部尚书刘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:“今天下畜马几何?”堂堂一国之君,对于马匹数量发问自然也是有道理的,在得到刘俊的答案后,朱棣不由得感慨:“古者掌兵政委之司马。问国君之富,数马以对。是马于国为重。”


“其实古时候,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,衡量一个国家军力强盛与否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准,就是马匹的数量。”王立这样对记者表示:“因为那个时代的战争中,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往往是兵车的数量,而兵车则需要依靠马来驱动。所以说马匹的数量,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军力强盛与否。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史书记载,在谈到一个国家强盛与否时,往往会出现车的数量和马的数量。”从整个冷兵器时代,马的重要性就已经凸显出来了,因此从殷商时期,就出现了马政的雏形。“所谓的马政,就是指历代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﹑训练﹑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。”知名历史作家张嵚这样对记者表示: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,当时的马政,相当于如今的石油。如果一个朝代的马政完了,那也意味着改朝换代的时刻即将来临了。”


最为显见的,是明朝的灭亡。明朝末年,由于人口的增加,以及军屯土地的侵占,使得明朝的马匹数量骤降,虽然推行了民间代养军马的政策,但是效果却并不算太好:“要么是老百姓因为养军马而致贫,要么是所养的军马不合格难以适应战争,使得明朝的军力开始疯狂下降。”而据史料记载,当时明朝有两个马匹交易基地,一个位于陕西的榆林、米脂一带,后来由于李自成在这一带起义而使得该交易基地被废弃,另一个则位于东北的宽甸六堡,但是后来却被努尔哈赤占领。


这两个马匹交易基地的废弃,彻底把明朝推向了灭亡:“明朝军队对内无力镇压起义,对外无法抵抗满清的入侵,明朝被灭亡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这也从某个方面反映出了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。”


马与人


如果没有马,我们的历史又是怎样的?


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,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,如果没有马,我们传统的文化艺术将会失色不少,至少,我们一定读不到韩愈那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的名句了。“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,古人对于马和人,有一种很有趣的统一,这一点在文学艺术的审美上有着非常强烈的体现。”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的兰翠教授这样表示。


事实上,马的文化蕴涵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:“首先,人们从马的奔跑速度上联想到了时光的流逝之快,进而开始用白驹过隙这样的词语来比喻人生的短暂。同时,人们还喜欢用骐骥这样的词来形容马,进而开始形容人才。”据兰翠考证,先秦时期学者们眼中的骐骥是可以一分为二分析的,他们理性而辨证地看待骐骥与驽马的作用。虽然骐骥优于驽马,但它毕竟是少数,并且治国需要的人才应是不拘一格的,基于这样的用人观念和实践中广泛的人才需要,诸子们并不只是看好骐骥一类的人才。


一个显见的例子,是“千金市马骨”典故的由来:燕昭王为了能够招揽贤才,于是请教郭隗,而郭隗则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,大意是曾经有国君想买一匹千里马,于是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去买马,但是等他找到一位饲养千里马的人家时,却发现马已经死了,于是他用500金买走了马骨头。国君自然很是不满,但是买马骨者却对国君表示:“我这样做,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,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,并不是欺骗别人。”果然,不到一年时间,就有人送来了3匹千里马。讲完这个故事,郭隗随即把话题扯回到了人才的招揽上来,他对燕昭王表示:“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,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,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。你可以先从我开始,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,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。”虽然郭隗的做法有点为自己跑官要官的意思,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这确实起到了招揽贤才的作用,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马的审美文化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。


而在先秦之后的汉朝、魏晋以及唐朝,马的审美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:“比如说在汉朝,由于汉武帝对于汗血宝马的热爱,使得天马成了当时的一种标志性词语,而到了唐朝,马受到自上而下前所未有的重视。”也正因为如此,唐代帝王多好名马,唐太宗曾为其坐骑树碑立传,盛世天子唐玄宗也“好大马,御厩至四十万”。唐代养马乘骑之风盛及整个社会:“因此骏马在唐代被赋予的审美意义也最具时代特点。”兰翠表示:“首先,骏马与冶游生活联系密切,是唐人冶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。其次则是骏马还频繁的出现在出塞、畋猎等生活场景中,成为一种显示民族豪情和气势的文化符号。体现出了唐朝人强烈的民族自信精神。”


而同时,以马喻人的文化也越来越常见:“从杜甫开始,尤其是到了中晚唐时期,瘦马意向不断地出现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士人心态——中晚唐人已失却了盛唐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,那种乐观自信,积极进取,高言王霸大略的心态就渐趋黯淡,而豪情渐减,气骨渐衰的中晚唐诗坛,就被寒酸苦寒和老病的意象所占据了。”


马文化寻根


“事实上如果总结一下中国的历史,我们可以发现,从某种意义上说,马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根,而由此衍生出了很多文化。”王立对记者表示:“虽然中原大地很早就开始养马驯马,但是马文化本质上的演变还是与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着很大的关系的,几乎每隔一段时间,游牧民族就会南下,同时带来马文化的濡染与融合。”从周朝与犬戎之争、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,到蒙恬北御匈奴、南北朝五胡入华、元蒙饮马长江,华夏文明的成长总会与马文化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:“小到马鞍、马镫、马刀的出现,大到国家祭祀、设立马政、出现相马经,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丛,而马文化丛又从物质逐渐的影响到人们的精神,甚至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民俗中,对于人们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。”


说起马文化的影响,王立还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:“比如说响马。这个词其实源出于山东,比如说瓦岗寨好汉就是响马出身,响马是什么?就是强盗,但是为什么要把强盗称为响马呢?这里面的故事就很有趣。”据王立考证,古时候的强盗马贼往往会在拦路的地方打劫,而这种打劫也很有讲究:“就是说盗亦有道,只抢财物,很少伤人性命,而在抢劫之前,他们会提前对路人进行恐吓威慑,这种恐吓当然也是以不伤人性命为前提的,因此他们出动前会射出一支响箭,同时也会在马上拴一些铃铛之类的东西,告诉路人,强盗来了。所以时间长了,响马一词也就出现了。”


(山东商报李解 摄影/记者王晓峰 龚辉)

责任编辑:娟子
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
快速搜索 :